作者: 阅读量:1029 发表时间:2025-08-09 09:41:22
你是不是常常有这些感觉?
周末“躺平”8小时,却比上班还累?
刷2小时短视频娱乐,反而头昏脑涨?
对新鲜事物提不起兴趣,连追剧都觉得麻烦?
如果你中了2条以上,说明你的心理能量正在流失!今天,就让我们揪出这些吸走你能量的“黑洞”,重新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!
一、黑洞1:困在“复制粘贴”的生活里?你的大脑正在罢工
每天推开同一扇办公室门,对着同样的电脑屏幕处理文件,参加千篇一律的会议,连同事间的对话都像循环播放的录音。
下班后回到家,熟悉的场景、重复的生活节奏,让人仿佛困在无形的透明罩子里。
久而久之,工作提不起劲,生活也变得像一杯凉透的白开水,整个人蔫蔫的,活力一点点被抽走。
为什么你会这样?
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指出,人的活力来源于三种心理需求:
1.自主感(掌控生活的能力)→ 机械化的流程让它“饥饿”;
2.胜任感(挑战带来的成长)→ 熟练的任务让它“失业”;
3.归属感(真诚的人际连接)→ 表面的寒暄让它“孤独”。
当这些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,人就会像长期缺氧一样,陷入慢性疲惫。
破解方法:
✅微小调整:改变生活顺序(如先洗漱再躺下休息)→ 激活自主感;
✅新鲜尝试:学一门简单的新技能(如烹饪、绘画)→ 刺激胜任感;
✅深度倾诉:和朋友或心理咨询师聊聊真实感受 → 满足归属感。
二、黑洞2:刷手机=休息?你的注意力正在被“碎片化”剥夺
刷手机、打游戏看似放松,但过度沉迷后,反而可能让人更累。这是因为:
被动接收信息时,大脑的专注区域几乎休眠,结束后更难集中精力;
碎片化刺激(如短视频快速切换)会让思维变得散乱,恢复专注需要额外能量。
破解方法:
✅“15分钟法则”:刷手机前设闹钟,超时立刻暂停;
✅替代性放松:散步、听音乐、做手工等轻度专注活动,反而能恢复能量。
三、黑洞3:脑海里的“小剧场”耗光你的电量
“我肯定做不好”、“别人都在进步就我停滞”……这些反复出现的念头,正在:
消耗决策能量(纠结10分钟“要不要健身”)
制造虚假疲惫(什么都没做就觉得累)
破解方法:
✅认知行为疗法(CBT)技巧:写下消极念头 → 用事实反驳(例如:“上次类似的任务我也完成了”);
✅小赢策略:每天完成一件微小挑战(如主动发言、早睡10分钟),积累“我能行”的证据。
生活的疲惫,藏在你看不见的能量黑洞里
被消耗的能量并非无法找回——
这些方法就像给心理电池充电,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式。
如果自我调节效果有限,专业的心理咨询能帮你:
✓ 精准定位能量流失的关键点
✓ 定制个性化的能量恢复方案
✓ 建立长期有效的自我调节习惯
改变需要时间,但每一步行动都在让那个元气满满的自己更近一点。
网址:http://www.aqmkxl.com
邮箱:aqxlzx@163.com
热线:0556-5511380
地址:安庆市湖心南路77-2号
关注官方微信
0556-5511380
在线客服
周一至周五 08:00-18:00
联系电话
微信扫一扫